新闻资讯

News

工程造价公司预算员到高手的核心方法

我们先来看预算员成长的几种现象:

(一)现象1:师傅带徒弟做造价。

大家知道铁匠带徒弟怎么带吗?我知道,因为我舅舅就是个铁匠。师傅敲小锤,徒弟抡大锤,师傅敲哪里,徒弟抡哪里,从不说话,只做动作。叮叮当当一会,一把锄头就打出来了。

我们做预算,师傅带徒弟模式和铁匠带徒弟很像,师傅怎么做,徒弟跟上做就是了,什么也不讲,其实主要是不会讲,除非徒弟问了,师傅给解释一下。

我们中国的建筑之乡河南林州、江苏南通、山西河津,之前的预算员都是这种模式带出来的。我从85年开始一直在预算这个江湖上混,有幸接触过这些地区的建筑企业,他们的预算员大多数是初中毕业,但是预算水平很高。我当年学到的万能公式等预算经验,就是跟河南林州一家建筑公司预算员学会的。

(二)现象2:大学生毕业做造价。

这种模式应该说是目前预算行业的主流模式,我自己也属于这种模式的其中一员。在学校就学的是造价专业或者建筑相关专业,翻过定额,学过规则,也做过工程(不过是教学工程,不值一提),对预算有个初步概念。但是,拿上真实工程,还是一脸懵逼,漏洞百出,甚至是笑话百出,我自己刚上班时候,曾经把一个120万的工程做成了60万,当时的基建科长讽刺我说,差不多,才差一半。

如果你也是大学毕业就到单位做工程,我估计你也有同感,想想你做第一个工程是个什么心情,后来你又怎么学会了呢?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?

我总结一下我自己的成长历程:

1、通过与别人对量获得成长。当时我在一甲方上班,我的基建科长就教我一招,如果碰到别人比你多的,你就让别人给你讲,他是怎么算的,依据是什么,如果依据充分,就给人家,如果依据不充分,就不给。我就拿着这个原则与施工单位对量,在对量中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
现在,我做培训,同样把这招交给我的学生,照样管用,他们回来给我说,受益匪浅。

2、通过向专家学习获得成长。我在单位做了一段时间预算,正好碰上我们地区有个很出名专家办预算员培训班,我的领导就派我去学习。这位专家自己编写教材,设计图纸。我们学习一周时间,没讲什么理论,就是让我们自己踏踏实实做一个小工程。一开始并不让我们下手做,而是教我们先把要做的工程量先列出来,然后开始算,具体怎么算他不教,只给标准答案,你对不上标准答案,自己想办法查规则,变公式,直至对上标准答案为止。

我从这位专家身上学会了怎么不漏项,怎么查规则,进步非常非常大。回到单位后,预算水平明显提高,没多久,领导就让我带下一届新来的大学生了。

我现在自己做培训,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当年那位专家教给我的模式。

3、做的越多,遇到的问题越多,成长的越快。当年我们厂是新建一个铝厂,厂区和家属区加起来有上百栋建筑,其中有大型厂房、办公大楼、职工食堂、住宅小区、职工宿舍等多种建筑。这些工程的所有预算都落在我们2~3个预算员身上,做的过程中碰到过很多很多问题,有的有依据,有的没依据,那就找吧,总要找个理由,为此经常和施工单位吵的热脖红脸,拍着瞪眼。真的双方协商不下来,就找上级主管部门解释,我们曾经为脚手架等问题,和施工单位打官司打到省定额站。但这些问题都在相互吵闹中解决掉了,由此我也从这些实战中成长很多。

(三)现象3:施工(或其它)转行做造价。

这部分人虽然不是预算主力军,但是也不少,我们在对量中发现,很多水平很高的预算员,之前并不是做预算的,而是在工地搞施工的。

他们因为有一线的施工经验,对施工工艺很了解,对一些措施钢筋非常清楚,而没有工地经验的预算员就没这个优势了,虽然他们也想要措施钢筋,口气明显没那么强硬。

我自己的网上培训班也证明了这一点,施工转预算的学员,占到整个学员的60%左右。

这部分人是怎么掌握预算技能的呢?很简单,因为他们有工地经验,能看懂图纸,,踏踏实实用软件做一个工程,什么都明白了,比完全0基础要快得多。

(四)现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

大家发现没有,以上三种现象背后遵循一个逻辑,就是实战,用一个字表达,就是:练。

师傅带徒弟模式,不讲,跟上做,是不是在练啊。

大学生做造价模式,通过对量提升、通过向专家学习提升、通过做多提升,三种方式背后都隐含一个字,练。

施工转行做造价模式,因为有一定的图纸基础,踏踏实实做一个工程,还是练。

所以,做预算从0到高手的背后逻辑就一个字:

这个道理,我们自己想想也很好理解。

所有的预算员都是练会的,没有一个预算员是听课听会的,或者是看视频看会的,听和看只能辅助,不能代替练。

所以,练是学预算的第一性原理。

“Article source network”


国通工程造价.gif

微信扫一扫,从这里开始,让项目不在有难题!

返回